• 不快乐
    []11月03日 16:26更新 / 次点击
    “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“消极归因风格”,这是不快乐的人常用的悲观思维模式,总是习惯把事情想得很糟。越想越情绪低落,心中眼中只被这件事填满。直到天和地都变灰了,才开始绝望为什么只有自己一个人被困在这个只有灰调的世界。——xinli001.com 他们宅在家里;饮食不规律,或暴食,或绝粒;昼夜颠倒,晚上睡不着,白天睡不醒;情绪低落,自我贬抑,对很多事失去兴趣;喜欢泡在网上;很少和朋友联络;习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;对生活看不到意义,也看不清未来。 他们的亲友很着急,但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帮他们。因为他们的困境在别人看来,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有意为之---明明只需要一点点意志力,事情就可能完全改观。他们为什么宁肯睡在垃圾上,也不愿意起身打扫房间?他们说需要帮助,但为什么不论别人的劝慰多么苦口婆心,辞情恳切,似乎都不能撼动他们分毫?他们安静的听着,却显然根本没打算听从任何建议。这种充耳不闻的态度,实在让人着急,是吗? 对于那些关切或指责,他们常常保持沉默。如果能够推心置腹,他们会说,他已经感觉不堪重负了,对这种状态,他真的无能为力,也许只有某种强大的外力才能指引他逃离困境。 这些说辞,可能让人很恼怒。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能振作一点,而要放任情绪控制他们的生活,或者把期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? 他们是想振作起来。你不知道他们的愿望有多强烈,强烈到有时候,他们觉得自己几乎要‘五内俱焚’。可是他们真的做不到。他们好像被卡住了,无法拿出足够的力量做任何事。就像中国神话里的捆仙索,一旦缚住,手脚俱在,意识清醒,但却不能动弹,也无法挣脱。 如果对他们说:出去散散心吧,一切会好的。多做运动,晒晒太阳,坚持住,加油!……他们的回应常常是沉默以对,或者笑笑不再说什么。他们明白你说的都对,只是,越是向他们的意愿呼吁,他们就越是感到,单纯有意愿还是做不成什么。奇怪么?这其实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特征:不能为所欲为。 他们病了。 抑郁症这个词,现在常常出现在媒体上。所以人们差不多都同意,有抑郁症这回事。但如果自己身边有人声称罹患抑郁症,那么多半是不容易接受的。原因很简单,他们的言谈举止明明和常人无异,怎么就病了呢?而且,就算是病了,能有多严重?不就是情绪不高么? 这样的想法,也是让抑郁症患者和周围人的交流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---他们没有可以展览可以同情的伤口,也没有触目惊心的医学图像,甚至没有高热的温度和疼痛的反应。他们看起来如此正常,所以,尽管他们其实是在荒原上日复一日的跋涉,但是因为没有人看得到,所以没有人相信,他们其实已经撑不下去了。 他们很想让自己满足人们的期待,可是他发觉自己做不到。这让他们在面对那些善意的关怀时,倍感压力和内疚。所以他们试图减少社会交往,以躲避关切。另一方面,因为抑郁会让一些个性被放大和表现极端,当他们屡屡显得意志消沉,对生活过多的抱怨,对情感有过分需求和依赖,以及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时,这可能会让最初曾给予他们支持的人感到厌烦,并开始回避他们。而他们会很快察觉变化,于是社会支持的正向强化被中断。双方作用力的结果是,他们以更强劲的方式重新坠入黑暗之中。 他们在生活中总会面临一些没有解决的冲突,没能满足的要求,或者无法忍受的负担。这些情绪、挫折和伴生的对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会让人觉得很糟。因此,悲伤,无助,空虚,绝望,焦虑,愤怒和自我期许的种种情绪在内心不断交战。大部分时候,它们能够被隐忍,被宣泄,被逃避。但也有时候,就算努力克制,负的情绪仍会不断聚积能量,左右奔突,就像奔流的“火之溪流”,寻找最近的豁口。而此时,最不危险的路径就是——把冲突转向内在。 在睡眠失调,暴食厌食,沉湎幻想,依赖酒精,冲动购物,宅在家里,上网消磨时光等等自我损害的倾向下,其实是逃避现实压力的目的。面对那些无法化解的压力和紧张,闭上眼睛会不会好一点?不听,不看,假装一切不过是场恶梦。睁开眼睛的时候,应该会好一点吧?至于那些不喜欢的事,推到明天做吧,也许有一天,一切会自行好转。今朝有酒今朝醉。闭上眼睛,世界就没有悬崖。 就这样,他们远远避开让他们不喜欢,不习惯的人和事,躲回可以完全掌控的世界,自动自发成为家的囚徒。生活简化到只剩下最基本的需求。在这个简单的,熟悉的尺幅天地,他们可以像母亲怀中的婴儿般舒服安全。不过在他们心里,却始终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们,对于麻木的生活状态的厌弃,对未来无能为力的焦虑,和对自己深深的失望和自责。 因为逃避,该做的事越积越多。堆积如山的责任让人产生深刻的挫败感。为了抵消失败感,他们不断寻找方式,试图填满空虚,于是就有了那些自损的行为。但羞愧与恨意的侵蚀有时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遁形。这种充满焦灼的情绪,常常无助于激发行动力,反而导致意志的瘫痪。于是在新一轮挣扎后,他们又满怀焦虑和悔恨,更深的躲藏回自己的世界。这是一个扭结的循环。就像爬行在莫比乌斯带上的小虫,误入了一个只存在单一曲面但却自我永续的奇异世界。 在他们的自我观感中,有时觉得自己仿佛被施了魔法的隐身人。纷繁世界与他擦身而过,他却只是身处虚空的旁观者。没有人知道他迷失在黑暗之中,也没有人会前来搜寻。他试图呼喊,寻找出路,但一些无法触及的障碍让他和世界隔绝开来。偶尔有人听到呼救并想要提供帮助,但他旋即发现,每个愿意帮忙的人都无法达到他特别要求的高度。渐渐他发觉,在这个孤独喧嚣的世界里,他看不到任何潜逃的可能。于是慢慢凝固成一个僵硬漂浮的姿势,无助地听任命运摆布。这幅画,可以叫做“无泪的悲伤”。 每一天,都有人感到自己很不幸。古希腊的英雄阿喀琉斯就曾仰天太息---我是宙斯之子,克罗诺斯之子,却要忍耐莫可言状的苦恼。林肯也说---如果把我的感受同样传播到全人类,那么这个世界上将再也看不到一张快乐的面孔。真的,心境障碍的蔓延速度令人吃惊,以致一些心理学家认为,我们是处在一个“抑郁的时代”。 被抑郁困扰的人,其实常常拥有一些很优秀的品质。他们敏锐,理智,富有创造力,不满足于平庸,对生活品质有很高的要求。他们相信幸福要靠自己奋斗,也相信只要一切做得正确,世界就会色调明快,笑容灿烂,结局美满---就像小学课本的插图或者广告和流行剧集形容的那样---无论多么重大的问题,都可以在短时间解决;好人不会永远受伤;关键时刻总有人伸出援手;只要坚持过黑暗时刻,前面必然是光明坦途……这些,应该没有错。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。可是这样的信念体系 无助于我们正确判断在现实世界解决问题时需要的努力和耐心。 抑郁的人习惯把事情想得很糟。越想越情绪低落,心中眼中只被这件事填满。直到天和地都变灰了,才开始绝望为什么只有自己一个人被困在这个只有灰调的世界。这种悲观的思维模式,心理学称为消极归因风格。他们的思维好像可以自动进入熟习的频段,给看出去的世界加上灰色滤镜,让一切变得黯然失色。 这不完全是他们的错。这种消极的解释方式,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期。 举个不具有普遍性的例子。如果童年时代对爱的需要一再被忽视,被拒绝;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里,掺杂着否定,轻视,讥刺和不尊重,孩子会凭借本能学会隐藏自己的委屈和失落。学着用讨人喜欢的,虚假的自我迎合父母的期望。他们的眼睛会始终看向父母,希望父母高兴,希望获得渴望的认可和关注。因为:你一定要喜欢我,重视我,觉得我好,我才感到安全。 他们害怕让人失望。 为了这个目标,他们要求自己必须成功,必须坚持,必须完美,必须承受一切。否则就是有罪的,应该被责备的。这是一种自虐的义务感。多么孩子气的完美主义。这让他一生都不快乐。 这种错误的模式如果被固化下来,陪伴他们直到成年,他们会习惯于否定自己。因为经验告诉他,只有假装出来的完美的自己,才会被接受。而真实的自己,不够好,也不被人喜欢。这种割裂式的评价,让他们始终体验到内心需要的不平衡。一边是对爱和赞许的过度渴望;另一边是心底始终伏藏着的无助,愠怒,不信任和不能感到安全。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让他们不快乐。假装的自我耗去他们太多能量,为了补偿情感的空虚,他们用暴食,游戏,冲动购物的方式填补缺口,以获得暂时的满足。但是这种表面的平衡是如此微妙,如果有突然的事件唤醒了最初的创伤,或者因疲惫而临界他们力量的边缘,他们的反应很可能会出人意料。比如对微小的事件做出暴怒的反应。而更多的则是精疲力竭,仿佛全身力气都已经耗尽了。 为什么会这样?他们也不知道。就像突然天降罗网,把他们困在里面,而他们只有麻木的承受。但是,这不是真相。因为压垮大象的永远不是一只蜜蜂,而是之前已经让它消耗殆尽的负累。 (来源:壹理网www.xinli001.com)” 这是一篇我心理网上看到的文章,我觉得我和文章中说的特别像,我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中,父母没有很多钱,但是还是送我出国留学了,在国外的我仍是活在对父母的内疚中,因为我成绩并不算是优秀,而且也以一名之差与一年12000美金的奖学金失之交臂,令我更加内疚,而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做,我知道要努力学习,可是总是很焦躁,想起来就很伤心觉得对不起父母。
  • 关于友谊
    []11月03日 16:53更新 / 次点击
    人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?
  • 承诺是什么?
    []11月03日 16:57更新 / 次点击
    朋友给我很多承诺,但是到头来却什么都没实现,甚至忘掉了那些对我的承诺!为什么?那些事情是他们资源答应我的,又不是我强迫他们的,现在才知道我有多幼稚!原来她们的承诺,只是当时为了逗我开心而已!那么承诺到底是什么?难道只是一句随便说出来玩玩儿的话么?他们还是我的朋友么?
  • 烦恼
    []11月03日 18:07更新 / 次点击
    我一直觉得世界太复杂,不想看清也看不清,一直傻傻的活着。可是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一大傻逼,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感觉。现在已经大三了,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了,寝室竞争气氛很激烈,但我想说你想学习就正大光明的,我也不会说什么的,大家都藏着掖着,感觉很不爽,连我觉得关系还不错的都是一天到晚拉着帘子,不知道她在干什么,现在我真的觉得大学里好像真的没有很牢靠的友谊,尤其涉及到利益的时候。现在我不知道我的这个好朋友到底是人缘好,还是有心机,为什么我觉得每个人都开始建造他们的城府了,而我却还是跟个傻子一样
  • 我想结束这一切
    []11月03日 18:54更新 / 次点击
    最近很烦啊 ,去富士康应聘,结果心理测试不合格,去不了,刚谈了两个月的男友因为我吸烟喝酒要和我分,无家可归,无路可退,这些年的压抑,随着这些新增的痛苦一同爆发,觉得这次真的撑不下了,怎么办?我还有多少信念支撑着走向明天,连我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抛弃我,我觉得我成了一个被所有都讨厌的人,我想结束这种痛苦的日子。
  • 怎么可以有好的睡眠?我怎么总觉得很想睡觉?
    []11月03日 19:05更新 / 次点击
    晚上11点睡觉,白天要8点钟才起的来,高中的时候都是12点半睡觉,6点半起来的,自从上了大学,直到毕业也从来没有6点半之前起过床。现在最早也只能7点多起床了,而且特别难受,特别困,晚上一般是12点之前睡得,在床上也睡不着, 我这是不是失眠?怎么样能有个高效率的睡眠?我特别羡慕一个室友,现在的室友,上床不到5分钟就打呼噜了。怎么能有个好睡眠?求大神们支招啊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  • 我只是好想发自内心笑
    []11月03日 19:33更新 / 次点击
    我想把我的心里的话说出来,我想说说我的故事,我一个普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,我的大学很坎坷,我初中没有好好学习,上的职高,等我到职高后,我发现我不能就这样下去,家乡的人重男轻女,这使得我得父母总被瞧不起,所以我不能让我得父母一辈子抬不起头,所以高中的时候,我开始努力学习,我告诉自己,你没有上普通高中,但你一样必须要考上大学,哪怕是大专,后来,庆幸的是我考上大专了,在大专,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,谈恋爱,兼职,我一心想转本,大二那年,我参加江苏专转本考试,我考上了,我的父母那时总说我没让他们失望,其实,我只是想让他们高兴,可是大四那年,母亲被查出白血病,这对我是沉重的打击,我放弃了考研,一心想等毕业,把母亲接到身边,可是没等我毕业,母亲就离开了我和父亲,那时,我整天以泪洗面,现在一年过去了,我以为我会好点,可是我却越来越难受,每天的工作没有让我忘记痛苦,一年了,我没有发自内心的笑过,我只是想笑
  • 装装装
    []11月03日 19:45更新 / 次点击
    我是留级生,从一个普通中学转到重点中学留了一级!让我的性格发生了很多变化,以前我在学校,开朗活泼,成天笑笑笑的,现在很安静沉默,学校差到死,但是很多人说我很独特,我在两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好友,只有他们才知道,真实的我是什么个样子
  • 【考试心态】
    []11月03日 20:29更新 / 次点击
    准备段考了但是心里很烦躁静不下心学习担心考试时不在状态上
  • 怎样增加自信
    []11月03日 20:41更新 / 次点击
    不善与人相处 在人群总是有点压抑的感觉 很自卑 偶尔的自信 信心也是来自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